牙龈神经痛。

牙齿可谓是我们是紧要的身体一部分,但凡从口腔进入的东西,或者发音等,都和牙齿关连在一起。如果牙齿不健康,要想长寿健康那根本就是无稽之谈,所以我们不能忽视平日的爱牙护牙工作。以下是小编陆续整理的“三叉神经痛的典型和临床表现”,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转发阅读。

一、三叉神经痛的典型表现

约65%的病人具有典型的三叉神经痛表现,即:①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出现短暂的、剧烈的、闪电样疼痛,反复发作;②存在扳机点;③相应区域皮肤粗糙,皮肤着色或感觉下降。
(一)疼痛的诱发因素与扳机点 疼痛发作绝大多数有明显的诱发因素,少数病例无诱发因素即可发作。常见的诱发因素包括咀嚼运动、刷牙、洗脸、剃须、说话、打呵欠、面部机械刺激、张嘴、笑、舌头活动、进食、饮水、风、声、光刺激等。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外科统计的(2000年)1 109例病例中存在明显扳机点716例,约占64.5%。扳机点多发生在上、下唇或鼻翼、鼻唇沟、牙龈、颊部、口角、舌、眉、胡须等处。
(二)疼痛的部位 三叉神经疼痛发作的部位,均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疼痛绝大多数(98.9%)为一侧性,少数(1.1%)为双侧性,以一侧第二、三支分布区疼痛最常见,其次为第二或第三支分布区疼痛,单独第一支分布区疼痛少见。
(三)疼痛的性质 绝大多数病人描述疼痛的性质为难以忍受的电击样、刀割样、撕裂样、火烧样疼痛,并伴有面部特有的极其痛苦的情感表情。
(四)疼痛持续的时间 本组病例绝大多数疼痛持续数秒至数分钟,一般为1—5分钟,个别病例疼痛可持续半小时以上。发作间歇期,疼痛可消失,间歇期随病情的进展而缩短,一般为数十分钟至数小时不等。重者可每分钟内都有发作。白天发作多,晚上发作少,亦可日夜不停发作。

二、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表现特点
根据文献报道及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外科统计的(2000年)1 109例资料,三叉神经痛病人的临床表现特点可概括为以下16条。
(一)常见于40岁以上的人群。
(二)女性发病多于男性。
(三)右侧发病高于左侧。
(四)存在特有的扳机点。
(五)剧烈、闪电样疼痛发作。
(六)疼痛范围严格地限制在三叉神经的分布区内。
(七)单独V,支疼痛少于5%。
(八)V1和V3,同时受累罕见。
(九)双侧疼痛发病率仅占1%~5%。
(十)非占位性病变压迫引起的三叉神经痛无明显阳性体征。
(十一)疼痛的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有逐渐加重的倾向。
(十二)机械因素作用于神经节或神经根可产生类似的综合征。
(十三)药物治疗效果随病程进展而下降。
(十四)感觉根切断或毁损能解除疼痛。
(十五)神经根的减压和加压术均能使疼痛缓解。
(十六)临床上自愈者极为罕见。不能用神经再生来完全解释感觉根切断或毁损术后复发者。

k428.com小编推荐

三叉神经痛分类|临床表现


三叉神经痛分类|临床表现

三叉神经痛分类:

三叉神经痛可分为原发性(症状性)三叉神经痛和继发性三叉神经痛两大类,其中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较常见。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指具有临床症状,但应用各种检查未发现与发病有关的器质性病变。

继发性三叉神经痛除有临床症状,同时临床及影像学检查可发现器质性疾病如肿瘤、炎症、血管畸形等。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多见于40岁以下中、青年人,通常没有扳机点,诱发因素不明显,疼痛常呈持续性,部分患者可发现与原发性疾病的其它表现。脑部CT、MRI、鼻咽部活组织检查等有助诊断。

三叉神经痛临床表现:

性别与年龄

年龄多在40岁以上,以中、老年人为多。女性多于男性,约为3:2;

疼痛部位

右侧多于左侧,疼痛由面部、口腔或下颌的某一点开始扩散到三叉神经某一支或多支,以第二支、第三支发病最为常见,第一支者少见。其疼痛范围绝对不超越面部中线,亦不超过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偶尔有双侧三叉神经痛者,占3%;

疼痛性质

如倒割、针刺、撕裂、烧灼或电击样剧烈难忍的疼痛,甚至痛不欲生。

疼痛的规律

三叉神经痛的发作常无预兆,而疼痛发作一般有规律。每次疼痛发作时间由仅持续数秒到1~2分钟骤然停止。初期起病时发作次数较少,间歇期亦长,数分钟、数小时不等,随病情发展,发作逐渐频繁,间歇期逐渐缩短,疼痛亦逐渐加重而剧烈。夜晚疼痛发作减少。间歇期无任何不适;5、诱发因素:说话、吃饭、洗脸、剃须、刷牙以及风吹等均可诱发疼痛发作,以致病人精神萎靡不振,行动谨小慎微,甚至不敢洗脸、刷牙、进食,说话也小心,惟恐引起发作。

扳机点

扳机点亦称“触发点”,常位于上唇、鼻翼、齿龈、口角、舌、眉等处。轻触或刺激扳机点可激发疼痛发作。

表情和颜面部变化

发作时常突然停止说话、进食等活动,疼痛侧面部可呈现痉挛,即“痛性痉挛”,皱眉咬牙、张口掩目,或用手掌用力揉搓颜面以致局部皮肤粗糙、增厚、眉毛脱落、结膜充血、流泪及流涎。表情呈精神紧张、焦虑状。

神经系统检查

无异常体征,少数有面部感觉减退。此类病人应进一步询问病史,尤其询问既往是否有高血压病史,进行全面的神经系统检查,必要时包括腰穿、颅底和内听道摄片、颅脑CT、MRI等检查,以助与继发性三叉神经痛鉴别。

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表现特点


根据文献报道及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外科统计的(2000年)1 109例资料,三叉神经痛病人的临床表现特点可概括为以下16条。
(一)常见于40岁以上的人群。
(二)女性发病多于男性。
(三)右侧发病高于左侧。
(四)存在特有的扳机点。
(五)剧烈、闪电样疼痛发作。
(六)疼痛范围严格地限制在三叉神经的分布区内。
(七)单独V,支疼痛少于5%。
(八)V1和V3,同时受累罕见。
(九)双侧疼痛发病率仅占1%~5%。
(十)非占位性病变压迫引起的三叉神经痛无明显阳性体征。
(十一)疼痛的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有逐渐加重的倾向。
(十二)机械因素作用于神经节或神经根可产生类似的综合征。
(十三)药物治疗效果随病程进展而下降。
(十四)感觉根切断或毁损能解除疼痛。
(十五)神经根的减压和加压术均能使疼痛缓解。
(十六)临床上自愈者极为罕见。不能用神经再生来完全解释感觉根切断或毁损术后复发者。

三叉神经痛的典型表现


约65%的病人具有典型的三叉神经痛表现,即:①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出现短暂的、剧烈的、闪电样疼痛,反复发作;②存在扳机点;③相应区域皮肤粗糙,皮肤着色或感觉下降。

(一)疼痛的诱发因素与扳机点 疼痛发作绝大多数有明显的诱发因素,少数病例无诱发因素即可发作。常见的诱发因素包括咀嚼运动、刷牙、洗脸、剃须、说话、打呵欠、面部机械刺激、张嘴、笑、舌头活动、进食、饮水、风、声、光刺激等。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外科统计的(2000年)1 109例病例中存在明显扳机点716例,约占64.5%。扳机点多发生在上、下唇或鼻翼、鼻唇沟、牙龈、颊部、口角、舌、眉、胡须等处,扳机点发生部位分布区及其构成比详见表7—4。

(二)疼痛的部位 三叉神经疼痛发作的部位,均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疼痛绝大多数(98.9%)为一侧性,少数(1.1%)为双侧性,以一侧第二、三支分布区疼痛最常见,其次为第二或第三支分布区疼痛,单独第一支分布区疼痛少见。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外科统计的(2000年)1 109例病人疼痛的详细部位见表7—5。

(三)疼痛的性质 绝大多数病人描述疼痛的性质为难以忍受的电击样、刀割样、撕裂样、火烧样疼痛,并伴有面部特有的极其痛苦的情感表情。
(四)疼痛持续的时间 本组病例绝大多数疼痛持续数秒至数分钟,一般为1—5分钟,个别病例疼痛可持续半小时以上。发作间歇期,疼痛可消失,间歇期随病情的进展而缩短,一般为数十分钟至数小时不等。重者可每分钟内都有发作。白天发作多,晚上发作少,亦可日夜不停发作。

三叉神经痛的概述及临床表现


1.概述
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又称痛性抽搐(tic douloureux),系指三叉神经分布区内短暂反复发作的撕裂样疼痛。三叉神经痛的年发病率为5.5./10万~15.5/10万,患病率约为45.5/10万。发病原因尚不明确者称为特发性三叉神经痛,凡由三叉神经行径中的肿瘤、炎症、脱髓鞘性疾病、血管性疾病及颅骨疾病等病因所致者,称继发性三叉神经痛。
2.临床表现
(一)一般情况
各种年龄均可发病,但90%的特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发病年龄在40岁以上,女性略高于男性,女:男=3:2。95%以上的病例为单侧发病,只有极少数病例为双侧发病。40岁以下双侧发病者应考虑多发性硬化之可能。
(二)疼痛的部位
绝大多数病例的疼痛位于一侧三叉神经分布区的第2支(上颌神经)或第3支(下颌神经),只有少数病例(<5%)位于第1支(眼神经)。
(三)疼痛的性质
疼痛常呈刀割样、撕裂样、电灼样或针刺样。疼痛呈发作性,常突然开始,骤然终止,每次发作持续数秒至1分钟不等。疼痛常由某一痛点开始,并沿受累神经分布区放散,偶尔可从三叉神经的一支扩散至另一支的分布区。
(四)疼痛的诱发因素
疼痛虽无先兆,但可因进食、咀嚼、洗脸、刷牙、剃须、说话、咳嗽等活动诱发。常因恐惧疼痛发作,不敢做上述动作。大约半数病例在病侧鼻部、口角、颊、唇、舌或齿根部有疼痛的触发点,或称“扳机点”。
(五)伴发症状
疼痛发作时可出现面部潮、红、球结膜和鼻黏膜充血、流泪和流涕等症状。因颜面的反复搓揉以缓解疼痛,可出现病侧面部皮肤粗糙、擦伤和眉毛脱落。吮唇、咀嚼等亦可使部分病例缓解疼痛。有的病例受累区域感觉过敏(hypersthesia)或面部痉挛,反复发作及疗效不佳者多伴有情绪障碍,如抑郁和焦虑等。

三叉神经痛的头面部临床表现


“三叉神经痛”有时也被称为“脸痛”,是在一种在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神经痛,三叉神经痛是神经外科常见病之一,也是国际公认的疑难杂症之一。

多数三叉神经痛于40岁起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女性尤多,其发病右侧多于左侧。

该病的特点是,在头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发生骤发、骤停、闪电样、刀割样、烧灼样、顽固性、难以忍受的剧烈性疼痛。说话、刷牙或微风拂面时都会导致阵痛,三叉神经痛患者常因此不敢擦脸、进食,甚至连口水也不敢下咽,从而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有人称此痛为“天下第一痛”。

三叉神经痛临床表现的五个特点


(一)一般情况
各种年龄均可发病,但90%的特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发病年龄在40岁以上,女性略高于男性,女:男=3:2。95%以上的病例为单侧发病,只有极少数病例为双侧发病。40岁以下双侧发病者应考虑多发性硬化之可能。
(二)疼痛的部位
绝大多数病例的疼痛位于一侧三叉神经分布区的第2支(上颌神经)或第3支(下颌神经),只有少数病例(<5%)位于第1支(眼神经)。
(三)疼痛的性质
疼痛常呈刀割样、撕裂样、电灼样或针刺样。疼痛呈发作性,常突然开始,骤然终止,每次发作持续数秒至1分钟不等。疼痛常由某一痛点开始,并沿受累神经分布区放散,偶尔可从三叉神经的一支扩散至另一支的分布区。
(四)疼痛的诱发因素
疼痛虽无先兆,但可因进食、咀嚼、洗脸、刷牙、剃须、说话、咳嗽等活动诱发。常因恐惧疼痛发作,不敢做上述动作。大约半数病例在病侧鼻部、口角、颊、唇、舌或齿根部有疼痛的触发点,或称“扳机点”。
(五)伴发症状
疼痛发作时可出现面部潮、红、球结膜和鼻黏膜充血、流泪和流涕等症状。因颜面的反复搓揉以缓解疼痛,可出现病侧面部皮肤粗糙、擦伤和眉毛脱落。吮唇、咀嚼等亦可使部分病例缓解疼痛。有的病例受累区域感觉过敏(hypersthesia)或面部痉挛,反复发作及疗效不佳者多伴有情绪障碍,如抑郁和焦虑等。

文章来源:http://www.k428.com/k/3955827.html

与牙龈及头皮神经痛相关文章

  1. 三叉神经痛分类|临床表现 三叉神经痛分类|临床表现三叉神经痛分类:三叉神经痛可分为原发性(症状性)三叉神经痛和继发性三叉神经痛两大类,其中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较常见。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指具有临床症状,但应用各种检查未发现与发病有关的器质性病变。继发性三叉神经痛除有临床症状,同时临床及影像学检查可发现器质性疾病如肿瘤、炎症、血管畸
    2019/10/16

    牙龈神经痛 烤瓷牙神经痛 牙龈及头皮神经痛

  2. 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表现特点 根据文献报道及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外科统计的(2000年)1109例资料,三叉神经痛病人的临床表现特点可概括为以下16条。(一)常见于40岁以上的人群。(二)女性发病多于男性。(三)右侧发病高于左侧。(四)存在特有的扳机点。(五)剧烈、闪电样疼痛发作。(六)疼痛范围严格地限制在三叉神经的分布区内。(
    2019/10/16

    牙龈神经痛 烤瓷牙神经痛 牙龈及头皮神经痛

  3. 三叉神经痛的典型表现 约65%的病人具有典型的三叉神经痛表现,即:①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出现短暂的、剧烈的、闪电样疼痛,反复发作;②存在扳机点;③相应区域皮肤粗糙,皮肤着色或感觉下降。(一)疼痛的诱发因素与扳机点疼痛发作绝大多数有明显的诱发因素,少数病例无诱发因素即可发作。常见的诱发因素包括咀嚼运动、刷牙、洗脸、剃须、说话、
    2019/10/16

    牙龈神经痛 烤瓷牙神经痛 牙龈及头皮神经痛

  4. 三叉神经痛的概述及临床表现 1.概述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neuralgia)又称痛性抽搐(ticdouloureux),系指三叉神经分布区内短暂反复发作的撕裂样疼痛。三叉神经痛的年发病率为5.5./10万~15.5/10万,患病率约为45.5/10万。发病原因尚不明确者称为特发性三叉神经痛,凡由三叉神经行径中的肿瘤
    2019/10/16

    牙龈神经痛 烤瓷牙神经痛 牙龈及头皮神经痛

  5. 三叉神经痛的头面部临床表现 “三叉神经痛”有时也被称为“脸痛”,是在一种在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神经痛,三叉神经痛是神经外科常见病之一,也是国际公认的疑难杂症之一。多数三叉神经痛于40岁起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女性尤多,其发病右侧多于左侧。该病的特点是,在头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发生骤发、骤停、闪电样、刀割
    2019/10/16

    牙龈神经痛 烤瓷牙神经痛 牙龈及头皮神经痛

  6. 三叉神经痛临床表现的五个特点 (一)一般情况各种年龄均可发病,但90%的特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发病年龄在40岁以上,女性略高于男性,女:男=3:2。95%以上的病例为单侧发病,只有极少数病例为双侧发病。40岁以下双侧发病者应考虑多发性硬化之可能。(二)疼痛的部位绝大多数病例的疼痛位于一侧三叉神经分布区的第2支(上颌神经)或第3支
    2019/10/16

    牙龈神经痛 烤瓷牙神经痛 牙龈及头皮神经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