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炎早产。

牙齿是我们容易忽略的一个重要器官,牙齿除了咀嚼切咬的功能,还有辅助发音等功能。牙齿是我们健康长寿的前提条件之一,因此,爱牙护牙,要从小就树立起这个意识。以下是小编陆续整理的“口腔常识:牙周病与早产低体重儿风险相关性”,敬请阅读,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原标题:牙周病与早产低体重儿风险相关性:一项基于病例-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

近日,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妇产科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牙周病与早产低体重儿(pretermlowbirthweight,PLBW)发病风险的关系。研究指出,当前证据表明牙周炎是PLBW的有意义的危险因素。该文发表在xxxx年第08期《口腔医学研究》杂志上。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知网、万方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xxxx年9月30日,同时追溯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由2位评价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及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

最终纳入17个病例-对照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暴露于牙周病可以显著增加PLBW发生率3.00倍[OR=3.00,95%CI=(2.05-4.39),P0.001],敏感性分析结果稳健性较好;按种族地区亚组分析显示,美洲人群[OR=3.72,95%CI=(2.10-6.56),P0.001]和亚洲人群[OR=3.28,95%CI=(1.74-6.15),P=0.0002]罹患PLBW的风险显著高于欧洲人群[OR=1.85,95%CI=(0.94-3.61),P=0.007]。未检测到明显发表偏倚。

口腔护理编辑推荐

口腔常识:孕妈牙病可致胎儿早产、低重!


牙齿是我们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牙齿主要的功能就是切咬,咀嚼食物,还有一些其它功能。牙齿的健康关乎着生活质量和寿命的长短,所以保护牙齿,爱牙要从小做起。小编已经为大家整理好了“口腔常识:孕妈牙病可致胎儿早产、低重!”,供大家参考,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些许帮助。

专家介绍,我省普通人群牙周炎的发病率达88.2%,孕妇就更高。美国一专家报告,38%的早产与牙龈疾病有关。因此,孕妇口腔保健是优生的重要措施。

原因孕期为何易患妊娠性口腔疾病

孕期容易得口腔疾病,主要原因有哪些?

专家介绍,首先,孕期体内的雌激素水平升高、内分泌系统发生较大的变化,是引起牙龈组织充血、肿胀、牙龈出血的重要原因。孕期对维生素的需求远大于孕前,如果孕妇摄入维生素不足,胎儿会直接吸收母体储备,导致母体维生素缺乏,而引起牙龈出血,另外,孕娠期往往孕娠反应重,精神状况不佳,导致抵抗力下降,也是引起牙周疾病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次,孕妇口腔卫生不好,是另一个重要原因。老一辈的人会有生一个孩子,坏一颗牙的观念。其实,如果在怀孕前,树立正确的口腔卫生观念,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同时在怀孕期间维护好口腔卫生,这种现象就不会发生。怀孕后,孕妇总是多吃、多餐,每次进食后不一定都刷牙、漱口,口腔清洁习惯一疏忽,会使得口腔食物残渣堆积,这就给细菌繁殖、毒素增加制造了机会。

以上因素,孕妇就会出现牙龈发炎、牙齿松动、遭受腐蚀、蛀牙几率大增等现象。

【准爸爸注意】

孕初期即妊娠1~3月时:这时期孕妇常感觉恶心,不想吃东西,有挑食、偏食现象,但任何营养的缺乏,都可能造成胎儿不良发育,如牙齿钙化不良、牙釉质发育不良、唇裂、腭裂等。所以,孕妇要补足营养,尤其是优质蛋白质、钙、磷、铁和维生素C等。木糖醇具有促进唾液分泌、减轻口腔酸化、抑制细菌和清洁牙齿的作用,不仅对牙齿和牙龈的健康有好处,还可以增进食欲,准爸爸不妨给她买几盒。

危害不适时防治孕期牙病可致早产

孕妇在怀孕时,整个机体会变得比较敏感。如果口腔中本身存在很多问题,或是在孕期忽视了对牙齿的保护,就可能加重原有的疾患,或者引发一些新的疾患。孕妇的口腔疾病,不仅会危害自身健康,还会影响胎儿发育,威胁到胎儿的安全。

比如,存在于牙周袋中的细菌,能释放出毒素,通过母体,影响胎盘的功能,可能造成流产、早产、胎儿低重等现象。

再如牙龈肿痛、龋齿越来越严重,会影响孕妇对营养的消化、吸收;孕妇若处于长时间口腔疾病疼痛中,还会出现情绪不稳定、烦躁、易怒等心理症状,这些都会间接影响胎儿发育。

此外,孕妇如果不及时防治口腔疾病,由于牙周病菌会由唾液传播,宝宝出生后,妈妈亲吻、喂食等亲密动作,可能将病菌传给宝宝。

【准爸爸注意】

孕中期即妊娠4~6月时:此时胎儿的大部分乳牙和一部分恒牙的牙胚已经开始钙化,孕妇应多摄入一些含钙丰富的食物;为促进机体内钙、磷的代谢和吸收,还应补充维生素D;平时可做些户外活动,多晒些太阳。若一定要治疗牙齿,此时期较适当且相对安全,适合做一些局部性、暂时性的洁治、刮治、冲洗、外用上药。准爸爸的任务是,提醒并和妻子一起护齿,做到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给妻子选用软毛牙刷,每3~6个月更换1次;食物嵌塞时适当使用牙签和牙线。

保健准妈妈孕前口腔检查非常有必要

专家叙述,临床上曾接治过这样一位孕妇:只见她左侧面颊红肿,张口困难,经查,左下磨牙后部牙龈红肿明显,并有脓液溢出,诊断为急性智齿冠周炎。其丈夫代述:妻子已怀孕了,因为怕吃药、打针对胎儿有影响,所以一直不肯到医院来。

诚然,口腔健康事关孕妇及胎儿健康。一般来说,怀孕初3个月、分娩前3个月不宜做拔牙治疗,以避免可能出现的流产或早产。有些药物对胎儿发育的影响目前尚不清楚,因此,须慎用抗生素等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以防药物的致畸作用及其他不利影响。

值得忠告一句,怀孕前做一次口腔检查,非常有必要。发现牙病可及时治疗,如拔除无法充填治疗的残留牙根、牙冠;预防牙冠周围牙龈及邻近组织感染;患有牙周病者,要做彻底的牙周治疗,消除牙龈牙周炎症;牙髓、牙根尖周炎者,应做牙髓及根管治疗,以免在孕期出现牙髓、根尖周炎病。

【准爸爸注意】

孕晚期即妊娠7~9月时:这个时期胎儿生长速度加快,孕妇行动变得困难。孕妇除继续保持营养摄入外,还要坚持口腔卫生习惯。此时孕妇不适合长时间的牙科治疗。准爸爸看着妻子挺着大肚子很辛苦,不妨给她买把电动牙刷帮她刷牙,不仅有助于清洁牙齿,而且对牙龈也有按摩效果。此外,经常叩齿,也是孕期健齿的小妙招。

口腔常识:牙周病防治的相关知识


牙周病为人类最常见的一种疾病。患者早期无明显的疼痛和不适,故不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当出现疼痛或影响咀嚼功能时,病情已很严重。使治疗困难且很难恢复到原来的健康水平,严重者甚至将拔除患牙。

牙周病的病因较复杂,口腔卫生不良是主要原因。预防主要是消除局部刺激因素和提高患者的抵抗能力。首先应加强对患者进行口腔卫生的宣传教育,使患者掌握基本的口腔卫生知识,认识到牙周病的危害,人老不一定会掉牙。做到自觉的进行自我口腔护理,定期检查,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防止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其次对于有牙颌畸形的儿童应早矫治,建立正常颌关系。口腔内的不良修复体,食物嵌塞,咬合创伤应及早处理。合理营养,积极治疗全身性疾病,增强对牙周破坏的修复能力。

另外对已发生牙周损害的患者,需要口腔医务人员协助处理,如进行龈上洁治术和龈下刮治术,去除局部刺激因素。教会患者正确的刷牙方法,如何使用牙线,牙签,保持口腔卫生。

总之,牙周病的防治应做到医患结合。个人做到对预防措施的认识,学会控制菌斑的方法,并注意坚持各种预防措施,预防牙周病的发生,一定会收到满意的效果。

口腔常识:口腔黏膜白斑与食道鳞癌显著相关


口腔黏膜白斑与食道鳞癌显著相关

口腔黏膜白斑是一种常见的癌前病变,在我国山西省临县及太行山地区中发生较为普遍,同时该地区也是上消化道恶性肿瘤的高发区,但既往从未有相关研究报道口腔黏膜白斑与上消化道恶性肿瘤之间的相关性。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癌症研究所的学者范金虎等进行了一项随访研究,其目的为评估我国临县地区普通人口中口腔黏膜白斑的发生与上消化道恶性肿瘤之间的关联性。文章认为口腔黏膜白斑与食道鳞癌有显著相关性,而与贲门癌、非贲门胃癌无关。该研究发表在OralOncology上。

该前瞻性研究对临县总人口中年龄在40-69岁之间的29584名普通群众进行随机入组,登记他们年龄、BMI、受教育程度、吸烟史、饮酒史、家族肿瘤史以及口腔常规检查资料。在随后的28年(1985-xxxx年的随访期间,共有29449例个人数据可供分析,其中罹患口腔黏膜白斑患者7105例,食道鳞癌2924例、贲门癌1644例、非贲门胃癌590例。结合研究数据,相对于健康人群而言,男性、拥有较低的BMI值、有吸烟、饮酒及肿瘤家族史的患者更容易患有口腔黏膜白斑。相关统计数据经由统计学软件计算后可以明确口腔黏膜白斑与食道鳞癌有显著相关性,而与贲门癌、非贲门胃癌无统计学相关性。单侧或双侧口腔黏膜白斑无明显差别,都与食道鳞癌具有相关性。

该项研究既已明确口腔黏膜白斑与上消化道恶性肿瘤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故提示我们在临床检查中对于有吸烟与饮酒史的男性患者应提高警惕并向其告知改变有风险生活嗜好,养成定期体检的习惯。在全体人群中也应尽量避免吸烟、饮酒这些高危因素,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进食富含-胡罗卜素、维生素A的食物及新鲜蔬菜,预防口腔黏膜白斑。

口腔常识:牙周炎与心脏疾病密切相关


牙齿是人体最硬的器官,牙齿的功能简单说来,主要有三大类:切咬和咀嚼、辅助发音、保持面部外形。没有牙齿的健康,身体的健康就无从谈起,因此,爱牙护牙,要从小就树立起这个意识。以下是小编吐血整理的“口腔常识:牙周炎与心脏疾病密切相关”,赶紧看看对您有没有帮助吧,喜欢请收藏哦!

牙周炎一直被认为是心脏病的一个危险因素。现在,瑞典奥莱布罗大学的研究人员证明了牙周病原菌如何引起基因表达的变化,从而促进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的炎症和动脉粥样硬化。

以前,牙周病原菌牙龈卟啉单胞菌被发现存在于心脏病患者的冠状动脉斑块中。同时,在两种动物模型中均被证明其能够造成并加速冠状动脉和主动脉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在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培养人类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并用牙龈卟啉单胞菌感染它们。他们发现,牙龈卟啉单胞菌产生的毒力因子牙龈蛋白酶,能够促进平滑肌细胞中促炎因子血管生成素2的表达而抑制抗炎因子血管生成素1的表达,从而增加炎症的净效应。炎症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

尽管未受刺激的细胞(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产生血管生成素2的量很低,但用野生型牙龈卟啉单胞菌刺激的主动脉平滑肌细胞血管生成素2的基因表达显著增加。研究人员写道。

血管生成素2直接增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的迁移,第一作者,奥莱布罗大学健康科学学院临床医学学系博士张博喜说,平滑肌细胞的迁移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理。

与牙龈蛋白酶一样,肿瘤坏死因子(TNF),一种人类炎性细胞因子和心血管风险因子,也能通过血管生成素2诱发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然而,新的研究表明,牙龈蛋白酶能够在无TNF的情况下独立作用,该研究的领导者TorbjornBengtsson说。

张博喜说:我们的研究阐明了牙周炎和心血管疾病关联背后的机制,我们的目标是发现生物标志物以帮助我们诊断和治疗这两种疾病。

该研究发表于《美国微生物学会-感染和免疫》。

口腔常识:牙冠组织剩余量或与桩核冠失败风险相关


牙齿的好坏,关乎我们身体健康与否,牙齿的功能简单说来,主要有三大类:切咬和咀嚼、辅助发音、保持面部外形。有了牙齿的健康,身体的健康才有了保证,所以保护牙齿,爱牙要从小做起。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口腔常识:牙冠组织剩余量或与桩核冠失败风险相关》,欢迎大家收藏与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意大利一项前瞻性临床研究显示,根管治疗后牙冠组织剩余量越少,纤维桩核冠的失败风险将越高,粘接材料类型对此影响不明显。该论文3月19日在线发表于《牙科研究杂志》(JDentRes)。

该研究将完善根管治疗后的牙齿根据牙体预备及最终修整后剩余牙体组织量分为2组(每组60颗):组1,剩余牙体组织超过50%;组2,剩余牙体组织等于或少于50%。每组又根据粘接纤维桩所用粘接剂材料不同随机分为2个亚组(每组30颗):A组,树脂核堆积材料(GradiaCore组);B组,自粘接专用粘接剂(GCemAutomix组)。粘固后6个月、1年、2年、3年和4年进行随访,根据临床检查及口内X线片对其成功率进行评估并进行Cox线性回归分析。

结果为,4年时成功率和存留率最高的是剩余牙体组织超过50%且使用GradiaCore粘接组(分别为90%和100%);成功率和存留率最低的是剩余牙体组织等于或少于50%且使用GCemAutomix粘接组(分别为63.3%和86.6%)。

口腔常识:口腔细菌与偏头痛:相关还是因果?


偏头痛

研究人员可能已经发现了偏头痛患者中基于硝酸盐引发因素背后的机制。他们发现与无偏头痛患者相比,那些伴有偏头痛患者的口腔和排泄物样本中有显著更多的硝酸盐、亚硝酸盐和一氧化氮还原酶基因。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者观察了美国肠道项目中粪便和口腔样本中的这些基因。这种微生物项目的神奇之处在于不仅可以识别有哪些物种,还可以确定它们的数量。研究作者及偏头痛专家ErikViirre(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称。

这是关键;每个人体内都有成千上万的细菌和数以百计的物种;这些细菌的相对数量是非常重要的。这项研究由美国微生物协会在线发表于10月18日的mSystems杂志。

硝酸盐由一个氮原子和三个氧原子组成。当口腔中的细菌分解硝酸盐去除一个氧原子后会产生亚硝酸盐。在血液中,亚硝酸盐可以转化成一氧化氮(NO)。

硝酸盐与头痛之间的关联并不新鲜。例如,已知含有硝酸盐的饮食,如酒、巧克力和加工肉类等会引发某些人的头痛。同样,包含硝酸盐的心脏药物(如硝酸甘油)可能会导致严重头痛。

立即或延迟头痛

硝酸盐诱发的头痛在药物摄取后1小时内通常表现为相对轻微的立即头痛,硝酸盐摄取后3-6小时出现更为严重的延迟头痛。

有研究表明这两种类型头痛背后存在不同的机制。立即头痛似乎与NO介导的血管舒张相关,而延迟头痛与饮食、压力或其他因素引发的偏头痛相似,似乎由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谷氨酸盐、环鸟甘酸或S-亚硝基化介导的离子通道功能变化激活。

在这项分析中,研究者对自我报告有偏头痛状态患者提供的172个口腔样本和1996个粪便样本中的细菌进行序列观察。提供样本者的年龄在xxxx年无炎症性肠病、糖尿病或抗生素使用情况。

作者发现,有无偏头痛患者之间的样本存在差异。偏头痛患者粪便样本中的硝酸盐、亚硝酸盐和一氧化氮还原酶基因有较小但显著的增加(P.001)。

观察口腔样本发现,偏头痛患者的硝酸盐、亚硝酸盐一氧化氮还原酶基因的含量均显著更高(P.001)。

研究者还使用运算分类单位(OTUs)以识别和量化各种细菌。偏头痛和非偏头痛的OTUs也显著不同,属于链球菌属和假单胞菌属,都存在可能减少硝酸盐的物种。

相关还是因果?

这项研究显示,偏头痛者链球菌属和假单胞菌属的sub-OTUs百分比与非偏头痛者相似。如果这些细菌可分解(process)硝酸盐,研究结果将表明偏头痛患者的这一分解减少导致体内存在更多的硝酸盐。

Viirre强调,他们只是发现两者存在相关性,并不能直接说这些细菌是导致头痛的实际原因。

许多其他因素也与偏头痛相关,包括遗传和激素因素,以及其他各种因素。因此,遗憾的是,我们不能得出这些细菌分解过程与偏头痛实际引发存在直接关联的结论。

Viirre及其同事热衷于做一项前瞻性研究以定期追踪头痛患者的发生率及其细菌群落。最关键的前提是以相对较低的成本对细菌进行广泛地定量分析。

应该进行这种类型的研究以证实偏头痛与细菌之间的关联,从而实施一些可能合理的干预措施,Viirre说道。

口腔常识:腮腺肿瘤病因与手机辐射相关


牙齿是人体最硬的器官,牙齿担负切咬、咀嚼等功能外,还起保持面部外形和辅助发音等作用。牙齿如果坏掉了,健康长寿的期望无异于空中楼阁,所以我们一定要持之以恒地爱牙和护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口腔常识:腮腺肿瘤病因与手机辐射相关”,欢迎阅读,希望小编的分享可以为您带来帮助。

腮腺肿瘤,对很多市民都来说,都非常陌生。但是,不久前,世界著名足球俱乐部巴塞罗那队主教练比拉诺瓦腮腺癌复发让这一疾病引起了关注。昨日,记者从市立医院口腔中心了解到,最近几年,他们接诊的腮腺肿瘤逐年增多。他们一年做400多台手术中就至少有六七十台是腮腺肿瘤切除手术。而且,发病年轻化明显,三四十岁就患腮腺肿瘤的患者明显增多。最年轻的患者只有16岁,是岛城的一个女孩。据了解,临床研究认为,引发该病的风险可能与人们长时间使用手机有关。

病例:16岁女孩患腮腺肿瘤

真没想到,女儿才这么年轻就查出了腮腺肿瘤。市民孙淑华说,去年1月的一天,15岁的女儿梳头发时,在左耳下,摸到一个小指甲大的肿块。当时,女儿还问她:妈妈你看,这里长了什么呀?孙女士用手一摸,肿块很小,有些软,表面看不大出来。因为当时女儿说没有疼痛感,所以她也没太当回事,以为只是有些炎症。当时,女儿吃了一段时间的消炎药,肿块没变化,自己不提了,孙女士也渐渐忘了这事。前不久,女儿经常按着耳下的小肉肉说疼。这时,孙淑华又去摸,发现肿块已经大得像蛋黄。轻轻按一下,孩子就疼得不让再按了。于是,她赶紧带女儿来到了市立医院口腔中心。经过病理检查,发现女儿居然患上了腮腺肿瘤。

手术:去掉瘤体保住面部神经

随后,市立医院口腔中心的专家要为女孩实施腮腺肿瘤切除手术。但是因为手术创口在耳后,而且腮腺里的神经错综复杂,犹如一张大网。控制眼睛闭合的,控制抬头纹的,每一根神经,都牵动着女孩面部的表情。不及时治疗就会伤及神经。这也让孙淑华很是担心,她说:手术的疤痕,用头发能盖住,可手术复杂,将来会不会导致面瘫啊?

对此,医生也表示,会尽量将神经根保留下来,可一旦病情危及到神经根,整个面部神经都要受到影响,嘴歪眼斜是常见的。最终,手术很成功,左侧面部的神经都保住了。医生感慨地说:她是幸运的,在此之前,曾经有一个患者的癌细胞对面部神经根侵犯特别严重,我们想尽可能帮他留下神经根,可是已经没办法了,只能都切除了。

调查:腮腺肿瘤发病率最高

那么,腮腺在哪?医生介绍,人们每天唾液分泌量约为1000~1500ml。唾液主要由三对唾液腺分泌,分别是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腮腺的位置很好找,从耳根向下,顺着面颊摸,能摸到一块肉,这就是腮腺。颌下腺的位置也很好找,沿着下巴向颈部摸,左右两边各有一块突出,它分泌的唾液最多的。舌下腺在舌根下方。

三对唾液腺,腮腺肿瘤的发病率最高,约占80%。任何年龄都可以发生,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成人腮腺肿瘤良性的多于恶性的,但儿童的则恶性的多于良性的。最近几年,市立医院接诊的腮腺肿瘤逐年增多。他们一年做400多台手术中就至少有六七十台是腮腺肿瘤切除手术。而且,发病年轻化明显,三四十岁就患腮腺肿瘤的患者明显增多。最年轻的患者只有16岁。

提醒:警惕不疼不痒的肿块

腮腺怎么会患肿瘤?市立医院口腔中心副主任郑建金说,得癌症的不确定性很多。不良嗜好引起的,抽烟喝酒导致的等等。长时间煲电话粥也会增加患腮腺肿瘤的几率。据了解,目前国内一些研究发现,每天煲电话粥累计时间超过4小时,手机电磁波辐射,可增加腮腺肿瘤发生几率。专家建议,市民可以通过改变使用手机的方式、控制手机电磁波暴露总量,来减少腮腺肿瘤的发病机会。比如使用耳机来接听手机,或者用免提扬声器也能有效减少手机辐射的影响。

口腔颌面部的肿瘤,往往不被重视,这是导致一发病就是晚期的原因。专家说,口腔颌面部的肿瘤,主要分两种形式。一种是鼓包,出现不疼不痒的肿块,这种特别不容易被重视。一旦疼了,问题就大了。另外一种形式是溃疡。通常口腔溃疡是有自限性的,一个礼拜左右就会自愈。如果两周还不好,一定要到正规医院就诊。如果医院的抗溃疡治疗还不见效,就要考虑口腔癌的可能性。所以,一旦长出不疼的肿块或溃疡,一定要及时就诊。

口腔常识:与牙周病有关的几种疾病


牙齿的好坏,关乎我们身体健康与否,牙齿承担的功能很多,除了切咬,咀嚼主要功能外,还能辅助发音等。如果牙齿不健康,要想长寿健康那根本就是无稽之谈,我们一定要重视日常生活中的爱牙与护牙。以下是小编细心准备的《口腔常识:与牙周病有关的几种疾病》,欢迎阅读,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

牙周病的症状

牙周病是指发生在牙齿支持组织的疾病,包括我们能看得见的牙龈以及牙龈覆盖下的牙槽骨、牙周膜、牙骨质。

牙周病的主要症状为,刷牙出血、牙龈红肿、牙龈萎缩、牙根暴露、牙齿酸痛、食物嵌塞、牙齿松动和移位、口腔异味等。刷牙出血或咬硬物出血为牙周疾病的早期信号。

牙周疾病不像龋齿,一发病就疼起来真要命。牙周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病变早期症状不太明显,有时仅表现为刷牙出血,病人大多不以为然。等到发生了牙齿松动甚至脱落,想到要治疗时,为时已晚。

牙周病与全身健康的关系

1、糖尿病

研究表明,口腔细菌可能加速血糖代谢不良,血糖代谢不良反过来又会加重口腔疾病,形成恶性循环。糖尿病患者的牙周状况往往很差,必须注意口腔卫生,定期牙周治疗,才不会减弱治疗效果或者导致病情恶化。

2、心脑血管病

研究表明,牙周细菌所产生的酶能促使体内血栓形成。牙周细菌进入血液,会促使人体产生一种作用类似于血小

板的胶状蛋白,形成血栓,阻塞血管,导致心脏病和中风。

3、呼吸道疾病

研究发现,老年人所患肺炎与牙周疾病关系密切。口腔内的大量细菌可以被吸入肺部,导致肺炎。

4、婴儿健康

如果孕妇患有严重的牙周病,那么出现早产、新生儿体重过低的几率比健康孕妇高7倍。

5、消化道疾病

幽门螺杆菌是慢性胃炎、胃溃疡甚至胃癌的致病菌。且牙周病的菌斑中幽门螺杆菌的检出率高于牙周健康者。

此外,牙周疾病作为感染病灶,还能引起如风湿性或类风湿性关节炎、肾小球肾炎、虹膜睫状体炎等。牙周细菌还可以通过唾液传染,尤其是父母与小孩、配偶之间频繁接触,会加大传染概率。

口腔常识:正畸治疗的风险与局限性


人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就是身齿了,牙齿的功能,除了咀嚼还有切咬、面部塑形、辅助发音功能。很多长寿之人,他们的牙齿健康度都比较好,所以保护牙齿,爱牙要从小做起。面对这些问题,小编为大家收集了“口腔常识:正畸治疗的风险与局限性”,敬请阅读,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成功的正畸治疗来自正畸医生和患者的共同合作。医生和助手致力于让患者达到最好的效果,一般情况下,知情并合作的患者都能获得良好的正畸效果。但是,正畸是一门治愈性艺术,当你认识到健康美观的微笑所带来的好处时,也应该认识到它的潜在风险和局限性。

不过,谈风险并不是暗示你放弃治疗,而是建议你认真考虑自己的口腔情况:是否应该进行正畸治疗?进行什么样的治疗?在治疗开始之前,你应该和主治医生讨论自己的治疗方案。

正畸治疗的结果

正畸治疗通常按计划进行,但医生不能保证结果让患者完全满意,治疗所带来的并发症也是难以预料的。成功的正畸治疗取决于患者的合作和及时复诊,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避免使用松动或者损坏的矫治器,以及谨遵医嘱。

治疗时间的长短

治疗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很多因素,包括错颌畸形的严重性、患者的生长发育情况和合作程度。实际的治疗时间一般会接近于预计的时间,但也有时候也会延长。

治疗时间延长的原因有:未能预料的组织增生,生活习惯影响到颌面部的结构,牙周疾病及其它的口腔问题,患者的合作程度不够。如果治疗时间超过预期,可能需要你支付更多的费用。

不舒适感

口腔是很敏感的,所以,可能要一周时间来适应正畸矫治器带来的不适感。在此期间,可以使用非处方止痛药来缓解不舒服。

复发

完整的正畸治疗不能保证你的牙一直保持完美的状态。保持器是用来保持牙位于理想的位置(正畸完成时的位置)。你需要遵从医嘱戴好保持器,否则牙会移位,甚至变得更糟。一般保持器要在正畸治疗后戴上几年。

然而,这之后仍然有可能发生改变自然元素、不良舌习惯、口呼吸习惯、机体的继续发育和成熟会贯穿你的一生。大多数人都会看到自己的牙移位,少数是不规律的移位(特别是下颌前牙)一般会被接受,另外一些改变可能需要额外的正畸治疗。有些情况下,口腔医生会让你使用固定保持器或者其它矫治器。

拔牙矫治

一些病例需要拔除乳牙或恒牙,在拔除这些牙之前,你需要和医生详细讨论拔牙带来的额外风险。

正颌外科

部分患者有明显的骨骼不协调,需要进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请注意:正颌治疗之前的正畸治疗往往将牙与牙弓对齐,所以患者如果不按照计划继续正畸治疗,那么错颌畸形会比治疗前更加严重。

牙齿脱矿和龋

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在正畸治疗过程中是很重要的,你要像往常一样定期去看牙医。

口腔卫生不良可能导致龋齿、牙变色、牙周疾病和(或)牙齿脱矿,在佩戴正畸矫治器时,这些问题的发生率大大上升。如果患者没有意识到加氟水及类似产品的益处,或者食用高糖饮料及食物,这些问题会恶化。

牙根吸收

正畸治疗过程中,一些患者的牙根会变短(吸收)。现在尚未研究出是什么导致牙根吸收,也不能预计哪个患者会发生吸收。然而,许多发生过严重的牙根吸收的患者都能很好地保存牙齿,过完余生。如果察觉到牙根吸收,正畸医生会暂停正畸治疗,或者在正畸结束之前拆除矫治器。

牙髓损伤

外伤或者深龋均可导致牙髓损伤。此类情况下,进行正畸治疗是有风险的。必须进行根管治疗,更严重的甚至要拔除患牙。

牙周疾病

在正畸治疗过程中,牙周(牙龈和牙槽骨)疾病会发展或恶化,其原因有很多,但大部分都因为口腔卫生不良。这时,你需要去看全科牙医。如果可能,正畸治疗期间请保持3-6个月看一次牙周医生的频率,以保证牙周健康。如果不能控制牙周问题,正畸治疗将会中断。

正畸矫治器带来的损伤

要避免因口腔活动或吞咽食物造成矫治器的损坏、松动、脱位。松动或者损坏的矫治器可能导致患者误吸误吞,造成更大的麻烦。一旦你的矫治器松动、损坏或出现一些不正常症状,请马上告知你的正畸医生。

在移除矫治器的时候,对烤瓷牙或者修复体(全冠、粘接修复体或贴面)均有可能造成一定的损坏,特别是使用更美观的矫治器(无色或牙色外观的矫治器)的时候。如果发生以上情况,请及时修复受损牙。

头帽设备

头帽式正畸设备可能会对患者造成误伤,包括脸部和眼睛的损伤。如果发生此类损伤事件(特别是眼部损伤),不管伤多小,都应该马上就医。佩戴头帽设备时请避免体育运动或嬉闹。在有潜在可能导致损伤的情况下,请摘除头帽设备。

颞下颌功能紊乱

问题可能出现在颞下颌关节上,您会出关节区疼痛、弹响、头痛、听力等问题。事实上,有很多原因可以导致关节问题,包括头面部之前的创伤、关节炎、遗传倾向的关节疾病、过大过紧的咬合、较差的平衡合以及一些医源性因素。

不管正畸治疗是否进行,关节问题都可能发生。一些关节症状,包括疼痛、开闭口弹响和开闭口困难,都应该及时告知正畸医生,必要时,请接受口腔专科治疗或内科治疗。

阻生牙,骨牙粘连,埋伏牙

阻生牙(被牙槽骨和牙龈阻挡)、骨牙粘连(和牙槽骨融合在一起)、埋伏牙(萌出失败的牙),这些问题现在都找不到病因,也不能被预见。这些问题的处理取决于患牙的牙位特异性和患牙对整体的重要性,可能的方法有拔除、外科导萌、移植牙或者假体。

咬合适应

正畸结束之后,你的牙将会呈现最小的缺陷,微调咬合的锻炼方法对保持咬合平衡是很重要的。去除牙齿之间的一些釉质,使牙面变得扁平化,这样可以减少复发的可能。

不理想的结果

由于牙齿的大小不同、外形各异,甚至牙齿发生缺失,正畸之后也许达不到理想的结果(比如完整地填上间隙)。这时候,可以考虑牙体的修复治疗(粘接贴面、粘接冠、粘接固定桥或者牙周疗法)。

第三磨牙

随着第三磨牙(智齿)的生长,你的牙将变得更挤。牙医或者正畸医生应该通过监控它们来决定什么时候拔除第三磨牙。

过敏

偶尔会有患者对矫治器的一些零件产生过敏反应,这时就应该更换治疗计划或者中断正畸治疗(尽管这是很少见的)。用药物缓解过敏反应是有必要的。

日常健康问题

日常健康问题(比如骨、血液、内分泌紊乱),一些处方药和非处方药(临床治疗骨质疏松的双磷酸盐类药物)都能影响你的正畸治疗。当你的健康状况出现改变时,有必要通知正畸医生。

使用烟草制品

有研究证明,吸烟或者咀嚼烟草会增加牙龈疾病的风险,并且妨碍外科愈合。烟草使用者更容易患口腔癌、牙龈退缩,在正畸治疗中延长牙齿移位的时间。如果你抽烟,要考虑到正畸结果可能会大打折扣。

暂时性固位体

你的正畸治疗可能包括使用暂时性固位体(比如金属螺丝,骨附着板等等)下面是它们的详细风险说明:

当螺丝松动时,牙医将会拆除它并换上一个更大的。螺丝及其相关零件可能被误吞。如果这些设备不能长时间保持稳定,有必要更换治疗计划。

固位体周围的组织可能会感染发炎,或者出现软组织增生,盖过固位设备。可以采用外科方式切除不必要的组织,也可以使用抗生素或抗菌药漱口。

固位螺丝可能会被破坏(嵌入或移除),如果出现这种情况,破损的部分可能会被留在嘴里,待外科取出,这时需要转诊其他的专业牙医。

植入固位体时,可能会损伤牙根、神经,甚至穿破上颌窦。口腔和药物治疗还是有必要的。

口腔常识:牙周病与全身疾病关系概述


对人来讲,牙齿是我们最重要的器官之一,牙齿承担的功能很多,除了切咬,咀嚼主要功能外,还能辅助发音等。生活质量的高低,和牙齿关联在一起,所以平日的爱牙、护牙一定要做到位。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口腔常识:牙周病与全身疾病关系概述”,希望小编收集的这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的口腔中存在300~500种细菌微生物。早在1910年就有学者提出口腔病灶感染学说,即口腔的原发病灶感染可能引起全身疾病,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口腔病灶感染和细菌性心内膜炎的高度关联性。

近年来,研究表明牙周病不仅引起口腔局部感染炎症,而且作为细菌储库可引起轻微的慢性炎症反应进而影响全身各脏器的功能。到现在为止,已经发现和牙周病有关联的全身性疾病包括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早产低出生体重儿、肥胖、骨质疏松等疾病。

牙周病与糖尿病

牙周病与糖尿病相互影响。

糖尿病对牙周病的影响

糖尿病患者血糖值偏高,引起系列并发症和白细胞机能不全等免疫防御功能障碍;同时,糖尿病患者唾液分泌量相对减少,对口腔的清洁效果也会降低,影响机体对入侵微生物的清除功能。

近年来,有学者提出蛋白质与非酶性的反复糖化反应产生的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相关的新假说。新假说指出,蛋白质或脂肪在糖化的AGE和巨噬细胞上AGE受体结合时产生类似于肿瘤坏死因子(TNF-)和白介素6(IL-6)的炎症性因子或活性酶,而这些物质被认为与造成牙周组织破坏有关。

牙周病对糖尿病的影响

有研究表明,如果牙周炎患者全口每颗牙齿均有5~6mm深的牙周袋,那么细菌生物膜总共的接触面积可达到一个成人手掌大小,即约72cm2。

在这种状态下,一过性的菌血症则易频发,患者血中的抗原物质浓度上升,活性化的免疫细胞增多,使得像TNF-一类的炎症性因子产生的量增多。换言之,在罹患牙周病的状态下,人体内TNF-的产生量增多,而TNF-能够使得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的状态发生恶化。

牙周病与心脑血管疾病

在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和进展中,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等危险因素与其有很大的关联性,这些危险因素统称为危险因子累计症候群,从而成为胰岛素抵抗性为基础的冠状动脉心脏病的危险因素。但缺血性心脏病的患者中,除上述危险因素,还包括其他危险因素,例如感染性微生物、炎症相关因子、各种脂肪酸、心理因素及生活环境因素等。

近年来,临床上常以高敏C反应蛋白(CRP)浓度的上升以及微量白蛋白尿的存在作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或者全身性动脉硬化发病的预测因子。里德克(Ridker)等人的研究显示,用高敏CRP的浓度上升可以预测新发病的心肌梗死、脑梗塞和闭塞性的动脉硬化。已经有研究提示,牙周炎和CRP的浓度存在相关性,并且牙周炎的严重程度和CRP浓度明显上升有显著相关性;同时也有研究发现,重度牙周炎患者在经过牙周治疗后,CRP浓度明显下降。

慢性牙周炎的主要致病菌――牙龈卟啉单胞菌(Pg)的血清抗体效价与高敏CRP有较强相关性。在无菌斑存在的颈动脉内膜中,内膜厚度在Pg血清抗体效价较高组和正常组群之间无显著差异,但在菌斑存在的部位,颈动脉狭窄率在Pg血清抗体效价较高组明显上升,同时发生白蛋白尿的风险显著升高。

上述均说明,由牙龈卟啉单胞菌所引起的感染可能与早期动脉硬化病变的发生相关。

牙周病与早产低出生体重儿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被定义为在怀孕24~37周内出生并且体重未满2500g的新生儿。在产科领域,相关专家、学者针对预防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已采取了多种措施,但发病率在过去并未降低。

现在观点认为,呼吸系统或者尿路感染可能是致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一个主要诱因,但这还不足以说明其主要发病病因,尚需要从其他方面解释说明。

有动物试验研究发现,在动物模型中,由牙周致病菌引起的感染可引起早产。在该研究之后进行的免疫学研究发现,罹患中等程度牙周炎的母亲较无牙周炎母亲生出低出生体重儿的几率高7倍。

牙周病干预治疗研究表明,牙周治疗可以使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出生率降低。牙周病和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之间的关联性可能从以下两个方面说明:①与由慢性牙周病灶产生的炎症因子水平有关;②牙周致病细菌自身直接感染所致。

牙周病与肥胖

肥胖与机体脂肪代谢异常存在密切关系,其以胰岛素抵抗为基础,对于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及动脉硬化等疾病的发生是最大的危险因素。牙周病与肥胖的关系见图5。

脂肪细胞是储存机体剩余能量的地方,经过多年的研究,现已明确肥胖是由于脂肪细胞分泌过多脂肪细胞因子而导致。脂肪细胞因子,一方面积极参与机体脂肪代谢平衡;另一方面,其异常分泌可导致脂肪储存过剩进而导致肥胖。同时,其在脂质代谢、内分泌异常、动脉硬化的发病和进展中亦起重要作用。1998年,萨伊托(Saito)等人发现,随着体质指数(BMI,作为肥胖指标)的增高,牙周病的罹患率也增加,且在逻辑回归分析中,加入年龄、性别、口腔卫生习惯、吸烟史等因素研究的结果,牙周病的相对危险度在BMI小于xxxx年代左右,有研究发现,骨质疏松症与附着丧失、牙槽骨吸收有相关性;与其他组群相比,骨质疏松症患者,探诊出血指数明显增高,牙周病罹患率增高。正常状态下雌激素对IL-1、TNF-、IL-6、前列腺素F2(PGF2)的产生有抑制作用,但在骨质疏松的状态下,这些炎症因子的产生亢进,骨吸收则会加剧。牙周病与骨质疏松的关系见图6。

因此,对于患有重度牙周炎的患者,由于其牙周病灶的存在而产生大量炎症因子,骨吸收作用增强。但牙周病能够使骨质疏松症恶化,或者牙周病作为骨质疏松症的一个主要症状等结论尚未见研究报告。

总结

牙周炎是在菌斑刺激下的牙周组织破坏性炎症。大量证据表明,牙周健康是口腔健康的基石,牙周炎会加重全身系统性慢性炎症反应。因此,无论对于促进口腔局部健康,还是促进全身健康,医师和患者均应对牙周健康予以重视。

口腔常识:糖化血红蛋白与牙周炎显著相关


牙齿是我们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咀嚼、切咬是牙齿的第一功能,还有其它一些功能如辅助发音。牙齿是我们健康长寿的前提条件之一,我们需要从小就建立爱牙、护牙的健康意识。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口腔常识:糖化血红蛋白与牙周炎显著相关”,敬请阅读,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美国研究显示,糖化血红蛋白和人口因素是与牙周炎显著相关的因素,而非自我报告糖尿病状态。该研究xxxx年11月27日在线发表于《牙周病学杂志》(JPeriodont)。

研究人员分析了xxxx年间美国健康和营养调查数据。牙周炎情况由全口牙周检查方法评价,并按照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及美国牙周病学会的监测病例定义对数据进行分类。将自我报告的糖尿病状态分为有和无两种情况。血糖控制情况利用糖化血红蛋白数据。

结果为,研究共纳入7047例30岁以上成年人。患有和不患有牙周病者平均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别是5.9%和5.6%;糖尿病患者该指标升高至7.4%和7.0%。在参与研究的人群中,牙周炎患者年龄集中在50~64岁,占37.4%;未患牙周炎者年龄主要在35~49岁,占44.5%。二元分析中,数项人口因素与牙周炎显著相关――自我报告糖尿病状态和血糖控制情况等。在多元回归分析中,自我报告糖尿病状态不再与牙周炎显著相关,而切点值为8.0%、8.5%和9.0%时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平均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仍然与牙周炎显著相关。

口腔常识:国家收入情况与牙科医疗服务相关


牙齿的好坏,关乎我们身体健康与否,牙齿担负切咬、咀嚼等功能外,还起保持面部外形和辅助发音等作用。牙齿伴随我们一生,它的健康良好与否,决定我们的生活好坏与否,爱牙和护牙,要从小建立起意识和习惯。小编帮大家整理了口腔常识:国家收入情况与牙科医疗服务相关”,敬请阅读,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英国一项研究表明,收入更平均的国家,其牙科医疗服务使用更多;同时也证实了医疗投入对该相关性的解释作用。该论文xxxx年5月xxxx年人个人数据以及相应国家数据,用基尼系数计算全国收入不平衡水平,将牙科医疗服务定义为上一年度因口腔和/或牙齿问题接受治疗的情况。通过控制个人水平及国家水平混杂因素的多水平模型来评估基尼系数与使用牙科医疗服务情况的相关性。用序变模型评估4项医疗投入指标的独立影响及联合影响。

结果为,在校正混杂因素后,基尼系数与牙科医疗服务使用情况间呈负相关关系。基尼系数每增长10%,牙科医疗服务的使用率就会相应下降15%(比值比:0.85,95%可信区间为0.70~0.99)。在单独调整总医疗支出、公共医疗支出、医疗体系响应能力或牙科医疗体系类型4项指标后,基尼系数与牙科医疗服务使用情况间的相关性减弱并变得不显著,上述4项指标总共解释了80%的基尼系数与牙科医疗服务使用情况间的相关性。

口腔常识:男性缺牙与动脉硬化相关


人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就是身齿了,除了我们常知的咬切功能外,牙齿还和发言,面部形状相关。牙齿伴随我们一生,它的健康良好与否,决定我们的生活好坏与否,我们需要从小就建立爱牙、护牙的健康意识。根据大家的需求,小编特意准备了“口腔常识:男性缺牙与动脉硬化相关”,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转发阅读。

日本的一项研究显示,缺牙数目和动脉硬化程度之间存在线性关系,该线性关系在不同性别之间存在差异。该论文于xxxx年11月18日在线发表于《牙科研究杂志》(JDentRes)杂志。

很多流行病学研究提示,口腔疾病是心血管疾病的一个危险因素,然而这两种疾病是否存在临床显著相关性仍然存在争议。本研究是在日本成年人中进行的一项横断面研究,主要分析口腔疾病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使用缺牙数目作为口腔疾病的指标,使用动脉硬化程度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的指标。研究纳入8124名受试者,年龄30~75岁,无非炎性原因导致缺牙的病史,例如正畸治疗、牙位不正和外伤等原因导致缺牙。受试者接受全面口腔检查和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评估,同时使用心-踝血管指数(CAVI)评估动脉硬化程度。研究者使用一般线性模型研究缺牙数目与CAVI的相关性,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吸烟状况、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使用胰岛素史和使用降糖药史在该模型中作为校正因素。研究人员还对几个主要变量,如缺牙数目、性别和年龄进行交互作用分析。

结果为,包括交互作用分析在内的多重回归分析显示,CAVI和缺牙数目的相关性与性别有关,仅在男性中表现出正相关关系(总回归系数为0.04;95%可信区间为0.02~0.06)。

口腔常识:口腔相关生活质量与牙齿健康状况有关


牙齿对人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要想吃得好,发音好,面形好,都离不开牙齿的功能。只有健康的牙齿,才有健康的生活,所以我们平时就应该密切关注牙齿健康。以下是小编细心准备的《口腔常识:口腔相关生活质量与牙齿健康状况有关》,欢迎大家收藏与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荷兰一项研究显示,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OHRQoL)与牙齿的磨耗和丧失有关。该论文xxxx年4月4日在线发表于《口腔康复杂志》(JOralRehabil)。

该研究纳入1622名参与了荷兰一项大型牙科调查的受试者,其中1407名有牙颌受试者同时接受了临床检查(回应率为69%)。根据临床检查和问卷调查表(共制定了7类牙齿状态分类)综合评价受试者的牙齿健康状况。OHRQoL根据荷兰口腔健康影响条例简明版(OHIP-NL14)进行测定。运用非参数秩和检验(Kruskal-Wallis)和曼-惠特尼秩和检验分析7类不同牙齿状态组间的OHRQoL差异。

结果为,根据所有的OHIP-NL14标准,组间OHRQoL均有显著性差异(P值均小于0.001)。曼-惠特尼秩和检验显示,天然牙列完整人群和有固定修复体人群间无差异,后者与有可摘修复体的人群相比,OHRQoL明显升高。佩戴覆盖义齿的无牙颌人群与佩戴全口义齿的无牙颌人群相比,生活质量更差。OHRQoL受损与牙齿状况差有关,尤其会引起功能受限、物理性疼痛及社交障碍。

口腔常识:牙周炎与脑卒中危险性


牙周炎是由菌斑生物膜引起的牙周组织感染,全世界近90%的人口受到牙周炎的影响。脑卒中是多种脑血管疾病的严重表现形式,具有极高的致残率和较高的致死率,是当今世界危害人类生命健康最主要的疾病之一。自从xxxx年代,学者们即已开展了大量流行病学调查以探求牙周病与脑卒中的关系。然而,由于实验设计和技术手段的差异,二者的确切关系在学术界仍然存在着不同观点。

1.脑卒中及其危险因素

脑卒中(Stroke)又名脑血管意外,是一种脑血管循环障碍性疾病,发病突然并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据统计,全国每年脑卒中新发病例在150万人以上,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脑卒中主要分为两型,分别是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其中,缺血性脑卒中是脑动脉血栓形成或血栓栓塞,使脑组织缺血坏死或灌注失效所致。当脑血管破裂,血液渗透进入周围脑组织同样可以引起脑卒中,即出血性脑卒中。研究表明,高血压、心房纤颤、冠心病、糖尿病、吸烟、饮酒、高盐及低钾摄入、缺乏体育活动、肥胖、高胆固醇血症等均是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

2.牙周炎与脑卒中相关性研究现状

二十年来,国内外学者一直试图为牙周炎对脑卒中的促进作用、危害程度等提供理论依据,下面就近年来有关牙周炎与脑卒中相关性研究的最新进展综述如下。

2.1牙周炎与缺血性脑卒中从最近3项纵向研究[2~4]和4项病例-对照研究可以看出[5~8],牙周炎与缺血性脑卒中存在相关性。Joshipura等通过对卫生专业人员追踪研究(HealthProfessionalsFollow-upStudy,HPFS)的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基线牙周病史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由于牙周炎是牙齿缺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流行病学调查中,常将牙齿缺失与牙周炎一并考虑以减少误差。此研究中同时发现基线牙数24受试者比25者脑卒中患病率更高。

WuT等和LeeHJ等分别分析了美国第1次和第3次全国健康和营养检查(NationalHealthandNutritionExaminationSurvey,NHANES)的结果。前者发现,牙周炎是脑血管意外,特别是非出血性脑卒中显著的危险因子。与无牙周病者相比,牙龈炎、牙周炎和无牙颌发生非出血性脑卒中的相对危险度分别是1.24、2.11和1.41;而LeeHJ等发现,在仅仅调整了年龄和抽烟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牙齿完全缺失者或有明显附着丧失的部分缺牙者脑卒中病史明显多于无明显附着丧失有牙者。但在进一步调整了尽可能多的重要影响因子后,并没有发现牙周健康状况与脑卒中存在有统计学意义的关系。可以看出,牙周病与脑卒中存在联系,但牙周炎是否为脑卒中独立危险因子还不明确。

以上纵向研究均采用的是自我报告的方式获取牙周健康信息,不可避免的造成对牙周病的错误判定。而在另外四项病例-对照研究中,受试者均接受了完善的牙科临床和/或影像学检查。四项研究均显示牙周炎及其引起的牙齿缺失与缺血性脑卒中存在更为紧密的关系。DrferCE等对303例缺血性脑卒中或暂时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和300名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在调整了年龄、性别、牙数、血管危险因子和疾病、社会经济状况和生活方式等因子后发现,平均附着丧失>6mm的牙周病患者发生脑缺血危险性是非牙周病组的7.4倍。GrauAJ等[6]在DrferCE分组基础上增设了168名非血管性和非炎症性神经系统疾病医院对照组,结果显示,重度牙周炎患者发生脑血管栓塞的危险性比轻度牙周炎和牙周健康者高4.3倍;重度牙周炎作为一种危险因子在年轻者、男性较为明显。此外,SimSJ等在报道了牙周炎与非致命性缺血性脑卒中相关(OR值5.7)的同时,还发现年龄低于60岁和血压正常者中这一相关性更加密切。这可能是由于牙周炎在脑卒中发病过程中所发挥的危险因子作用存在年龄和性别差异。一项来自ShirotaniT等的研究同样发现,在各年龄组中40~65岁年龄组脑缺血患者牙齿数目明显少于脑出血组和对照组。

2.2牙周炎与出血性脑卒中与缺血性脑卒中相比,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相对较低,且发病机制完全不同。近年来有关牙周炎与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的研究较少,且备受争议。

为了弄清牙周炎与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并鉴别出存在此关系的危险人群,KimHD等选择165例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和214名非脑卒中正常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分析。所有受试者均接受完善的临床牙周检查,并通过结构式问卷调查方式,获取社会人口因素、行为因素、全身健康及其家族史等方面的信息。在调整年龄、性别、收入、教育、高血压、糖尿病、身体质量指数、心脏疾病、家族性高血压病史、家族糖尿病史、家族性心脏病史、抽烟、饮酒等因素后,对牙周炎与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附着丧失6mm的牙周炎与出血性脑卒中显著相关(OR值2.5);这种相关性在男性、低收入、肥胖和非糖尿病患者更加明显。SimSJ等在牙周炎与非致命性脑卒中相关性研究中,同样也发现牙周炎与非致命性出血性脑卒中相关(OR值2.4)。

2.3牙周致病菌与脑卒中牙周炎是一种细菌感染性疾病,具有牙周致病潜力的细菌主要是一些G-菌,特别是伴放线放线杆菌(Aa)和牙龈卟啉单胞菌(Pg)。芬兰学者PussinenPJ等对参加流动性临床健康调查(MobileClinicHealthSurvey)的6950名45~64岁的受试者进行为期13年随访,在随访期内共有173名受试者出现脑卒中发作。其中64名在基线时即已有脑卒中史,而另外109名为健康受试者。根据年龄、性别、地区、疾病状态等分别对两者设置非脑卒中对照组,并用多血清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抗Aa和Pg的血清抗体水平。发现,基线无脑卒史的受试者抗Aa血清IgA阳性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是其阴性者的1.6倍。基线有脑卒中史的受试者抗Pg血清IgA阳性者发生复发性脑卒中的风险是其阴性者的2.6倍。本研究中病例数偏少,无法观测到这种相关性是否存在性别差异。3年后,PussinenPJ等进一步根据芬兰东部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调查结果将脑卒中病例数扩大到470例。结果发现,抗Pg血清IgA阳性男性和血清IgG阳性女性发生脑卒中的风险分别是其阴性者的1.6倍和2.3倍[11]。男性和女性有统计学意义的Ig种类不同,显示了受试者牙周状态的特点。IgA半衰期短,仅仅在疾病活跃期升高;而IgG的半衰期相对较长,并不能显示疾病状态而仅仅是牙周炎的持续或复发。

3.牙周炎与脑卒中相互关系的机制探讨

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卒中发生和发展的直接原因,牙周炎可以通过诱导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和影响斑块稳定性的方式对缺血性脑卒中产生影响。牙周致病菌进入全身血液循环可刺激内皮细胞释放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chemoattractantprotein-1,MCP-1),调节单核细胞跨内皮迁移,并使其在内膜下分化为巨噬细胞。后者通过进一步吞噬大量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形成泡沫细胞,泡沫细胞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所必不可少的。QiM等发现Pg可以增加巨噬细胞对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摄取,加速泡沫细胞的形成。动物实验也表明,缺乏MCP-1的小鼠有更少的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此外,Pg中的热休克蛋白Hsp60和

Hsp90可以与人相应的Hsp发生交叉反应。T细胞和抗体可以识别二者共有的抗原表位,而T细胞反应可进一步促进泡沫细胞形成。同时,牙周炎患者血清白介素-1(interleukin1,IL-1)、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factor-alpha,TNF-)等水平明显增高,这些细胞因子不仅可使血管内皮细胞表面促凝与抗凝失衡,还可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smoothmusclecell,VSMC)增生,并能增加血管通透性,使血中胆固醇易于穿透内膜而在管壁内沉积。泡沫细胞、VSMC及各种基质不断加入初始斑块,并反复进行即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可分为稳定性与不稳定性2种,斑块的不稳定、易破裂及继发血栓形成或栓塞是导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重要高危因素。C反应蛋白(CRP)作为一种急性期反应蛋白,在牙周炎患者血清中的含量明显增高。

研究表明,CRP水平较高者其斑块的稳定性较差,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几率也明显增加。组织学研究发现,斑块易破裂的纤维帽肩部含有大量巨噬细胞,而此处尚集中了大量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metalloproteinases),它是一类Zn2+依赖性内肽酶,可降解多种胞外基质成分,在斑块不稳定性中起重要作用。因此,推测这些细胞及其释放的MMP能够导致斑块结构的破坏。对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标本进行活检可以发现粥样斑块内牙周致病菌的存在,其中主要是Pg和Aa。大量研究证实Pg及其主要毒力因子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均可以诱导巨噬细胞产生基质金属蛋白酶,从而促进斑块破裂。此外,部分基质金属蛋白酶尚可破坏脑血管基底膜的完整性,导致严重的血脑屏障损伤,从而在脑出血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4.结束语

尽管国内外学者一致认为牙周炎与脑卒中存在着广泛的相关性,然而牙周炎是否为脑卒中独立危险因子仍然存在争议。目前,有关牙周炎与脑卒中相关性存在2种解释:1)二者共同促进因素长期作用于患者,在促进患者牙周破坏的同时,诱导脑卒中的发生。2)牙周炎患者由于长期处于慢性感染状态,增加了机体发生脑卒中的风险。在探究二者关系的过程中不可能排除所有共同影响因素,加之机制探讨还比较肤浅。因此,二者确切的关系还缺乏足够的证据。

牙科吧K428.com为您提供2024全网优质的口腔护理相关内容,由资深口腔护理编辑撰写或转载,希望《口腔常识:牙周病与早产低体重儿风险相关性》对您有所帮助,以及访问我们精彩的“牙周炎早产”专题。

文章来源://www.k428.com/k/5261393.html

与牙周病相关文章

  1. 牙周炎孕妇 易生低体重儿 内容导读:女性怀孕后饮食习惯发生改变,容易在口腔内滋生细菌,从而导致龋齿及牙龈炎。加之女性怀孕后体内激素发生变化,也会降低其免疫力。重度牙龈炎易转化成牙周炎,此时孕妇容易生低体重儿,有龋齿孕妇口腔中致龋细菌很多,会将细菌“种”到胎儿体内,影响胎儿牙齿发育,而孕期牙周炎发作还有可能导致流产。“孕妇应该
    2019/10/16

    牙周炎 牙周炎牙龈萎缩 牙周炎洗牙

  2. 口腔常识:BSG基因与重度慢性牙周炎的相关性研究 牙齿是我们与生俱来的重要器官之一,牙齿的功能简单说来,主要有三大类:切咬和咀嚼、辅助发音、保持面部外形。牙齿是我们健康长寿的前提条件之一,所以保护牙齿,爱牙要从小做起。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口腔常识:BSG基因与重度慢性牙周炎的相关性研究”,欢迎阅读,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日前,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口...
    2022/10/11

    慢性牙周炎的治疗 重度牙周炎治疗 慢性牙周炎

  3. 口腔常识:孕妈牙病可致胎儿早产、低重! 牙齿是我们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牙齿主要的功能就是切咬,咀嚼食物,还有一些其它功能。牙齿的健康关乎着生活质量和寿命的长短,所以保护牙齿,爱牙要从小做起。小编已经为大家整理好了“口腔常识:孕妈牙病可致胎儿早产、低重!”,供大家参考,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些许帮助。专家介绍,我省普通人群牙周炎的发病率达88.2...
    2023/03/07

    洗牙常识 牙周炎早产 牙病大全

  4. 牙周炎与阿尔兹海默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牙周炎与阿尔兹海默症相关性研究进展阿尔兹海默症(Alzheimer′sdisease,AD)是最常见的老年痴呆症,是一种慢性进行性中枢系统退行性病变,临床主要表现为记忆、认知及语言的障碍和人格改变,特征性病理改变为脑组织中的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神经元丢失及炎症反应。随着人
    2019/10/16

    牙龈萎缩治疗进展 牙周炎 牙周炎牙龈萎缩

  5. 牙周病与中风相关 一项新的研究发现,有牙周病和掉了很多牙齿的人更容易发生脑卒中。但他们之间的关系仍未明了。这篇报道登载在1月份的《Stroke》上。该研究对由专业人员组成的41,380名男性进行追踪调查,发现牙齿少的人...
    2021/08/27

    牙周病 牙周炎牙周病

  6. 口腔常识:牙周病防治的相关知识 牙周病为人类最常见的一种疾病。患者早期无明显的疼痛和不适,故不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当出现疼痛或影响咀嚼功能时,病情已很严重。使治疗困难且很难恢复到原来的健康水平,严重者甚至将拔除患牙。牙周病的病因较复杂...
    2022/03/18

    牙周炎的防治 牙周病 牙周炎牙周病